|
春节春运期间,从《经典咏流传》看2018高考,附【阅读理解】方向 二维码
295
发表时间:2018-02-21 19:40 2018年2月16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制作的中国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上线,由撒贝宁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著名主持人曾宝仪、著名音乐人庾澄庆组成鉴赏团,共同为全国观众解读经典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 在春节春运期间,《经典咏流传》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对于面临中高考的考生来说,无疑也是一次文化知识的梳理。 特别是贵州乡村教师梁俊带领学生们演唱的古诗《苔》,对于很多学生老说,即使是家长也很陌生,但对于面临中高考的考生,无疑是一次很好的文学启示。 《苔》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梁俊:小梁,你还记得,我们一起演唱过的《苔》吗? 梁越群:记得。 梁俊:还记得为什么要唱《苔》吗? 梁越群:因为要让我们像牡丹一样勇敢地开放。 梁俊:今天我们一起把这首《苔》唱给你听。 小小的苔藓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在袁枚的笔下,它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没有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在诗人笔下,俨然是可以媲美牡丹的苍天大树,这是发现之美、也是专注之美!也是对所有学生的激励。 对于这首诗,在今年的高考中,就有可能出现几个方面的考题,第一袁枚的作品,与袁枚并称“乾隆三大家”的赵翼、蒋士铨的作品,一首小小的古诗,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故事,这也是未来高考的考题的方向。 《经典咏流传》在春节、春运期间上线,在全国人民团聚的时间上线,无疑会释放一种信号,即经典的文化知识需要全民共享,在未来的教育中,经典的古诗词,励志的人物故事,都将成为未来学习、推广、考试的方向,对于2018年的考生来说,必须注意,只有注意,才能在高卡中独占鳌头。 《经典咏流传》作为年头重头节目,对于2018高考的考生在阅读理解中,其实至关重要,特别是那些活跃于汉朝、唐朝、宋朝、清朝诗人的作品,都可能成为文言文阅读理解的重头戏,期中知名的人物作品,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人的作品,都可能成为考察的方向,因为,这些人的作品,都是符合现代精神的 推广、传颂。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