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脑时代:高考和中考将退出历史舞台 二维码
302
发表时间:2020-08-28 11:16 高考和中考,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已经不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尚忆大脑教育 张海洋 高考:公平却无效的选拔方式 中小学的语文考试、英语考试、数学考试等等,考试结果只能表明孩子掌握了哪些知识点,并不能表明这些知识点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必须的,更不能表明孩子拥有了哪些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有用的能力或者技能。 高考那种标准答案的卷面考试,或许是最公平的选拔形式。 然而,公平而无效,这并不是大家想要的。 如果仅仅强调公平而不考虑有效性,那么
小学、中学、大学所考察的知识点掌握程度、解题能力,在大部分工作中其实用不上。工作后,哪个单位、哪个公司是根据做题的成绩来评贡献、发奖金、选拔管理团队?哪个公司是靠做题来生产产品卖给客户?哪个公司是靠题海战术来战胜竞争对手? 整个中小学、大学的教学内容,其实跟社会企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脱节! 假如去掉高考和中考,教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应付那些与实际需求无关的选拔而进行,那么,教学就会慢慢回归实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就培养什么样的人!而不是培养了一大堆人,发现根本不能应付工作。这就像生产了一大堆产品,发现根本就不是大家想要的。 高考选拔人才的效率太低 高考是为了选拔人才,这个选拔不是给企业直接选拔有用的人才,仅仅只是选拔那些比较适合进入大学学习各种专业知识的人才。 这样的选拔效率太低!因为选拔出来的主要是文字学习相对较好的孩子,然而出来工作之后大部分工作岗位更需要的不是文字学习而是技能学习! 对文字的学习以及对技能的学习,这两者是有很大差别的(关于这一点我会在下一篇文章进行详细论述),完全按照文字学习的标准来选拔人才,而忽略了技能学习,这就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大部分不符合企事业单位的工作需求。 拿英语教学来说,孩子们学了那么多年英语,不会听、不会说、不敢交流、也没兴趣阅读英文原著,学完之后这辈子也不打算好好用一用,大部分时间就是埋头做题,这样学到的东西有多大用处?这样的学习有多大意义?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而不是为了日后应用而学。 语文教学也一样,文字(包括现代文和古文)的听说读写好一些有没有用?有用!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是不是最重要的?显然不是!作文写得好一些有没有用?有用!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是不是最重要的?显然不是!是不是作文得分最高的孩子,他们进入工作岗位之后,服务态度最好、销售能力最强、研发的产品最棒、市场营销最有效?作文分数跟工作能力有多少关联度? 家长让孩子读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日后能找一份好工作、有一个好前途,但是时间精力花了那么多,学的东西其实跟日后的工作能力没有多少关联!这样的教学效率是不是有点低? 把时间浪费在题海战术和应付考试之中,还不如多花点时间训练大脑、提升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率、多学几项技能! 如果把选拔人才作为高考的主要目标、把考试公平作为高考的最高准则,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就只能采用考卷的形式,只能提供标准答案,否则评卷就很有可能存在不公平甚至暗箱操作的行为。这样,高考考的肯定是做题能力,而与实际的工作技能无关。 因此,在高考的这根指挥棒之下,中小学的教学就只能围绕着考试来进行,考什么就教什么、就练什么,这样永远无法摆脱应试教育、题海战术!即使现在融入了AI等高科技,其作用也仅仅是让做题变得更有效率而已,应试教育和题海战术的本质一点没变! 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哪个更重要? 现在的教育,是为了选拔人才而教育,而不是为了培养人才而教育。而这个选拔,不是为了选拔社会真正需要的能力型人才,而是为了选拔那些掌握知识点多、会做题的人才,至于这样的人才是不是社会所需要的,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 因此,国家花了那么多钱在投入在教育上,每个家庭付出了那么多精力、心血、金钱在孩子的教育上,最后的结果只是为了参加中考、高考的选拔,争取一个更高一级的学习机会,而不管这些巨大的付出和投入,到底能不能把孩子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 注重选拔而不注重培养,这就偏离了教育最根本的目标! 其实,人才的选拔可以留到工作中去选拔,不必着急在高中毕业的时候选。人才培养出来了,选拔其实是交给市场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10个应聘者之中选择哪一个,这是由用人单位选择的。 人才不仅要选拔更要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因为在工作中好的人才自然会脱颖而出,选拔不是难事。而我们的高考制度导致整个中小学只是为选拔人才服务而不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人才需要多样性,不同的工作、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领域需要的人才差异非常大,统一用选择题的模式来选拔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吗?肯定是不行的! 教育要发展,就是要向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个核心目标靠拢。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主要需要这几个环节的人才: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市场营销、销售、服务、管理。 公司想要招聘人才,基本上就是这几个方面,然而,除了少数专业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还能招到对口人才之外,市场营销、销售、服务、管理这些环节,哪个大学、哪个专业能培养出优秀的、合格的人才?非常非常少! 既然教育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人才而不是选拔人才,那么,能不能干脆放弃选拔?放弃中考的选拔、放弃高考的选拔,孩子们直接升上去,想读哪个学校就读哪个学校、想学哪个专业就学哪个专业? 这样当然是个理想状态,然而现阶段暂时行不通。为什么?因为目前的教育体系,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由国家统一计划安排中小学教育以及大学教育,导致教育资源供不应求!优质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孩子们只能去争、去抢,为了公平起见,那就只能通过中考、高考来进行选拔! 当今的教育体系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如果经济领域可以分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模式,那么,教育同样也可以分为计划教育和市场教育两种模式。当今,生活中我们已经处于市场经济模式,但教育上却仍然停留在计划教育模式!计划教育的模式已经远远跟不上市场经济时代的需求!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规划了人们生活、教育、工作上的几乎所有事情,学习有统一的安排,工作由国家分配,住房也是单位分配的,生活用品由国家计划生产并且分配使用。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能力得不到释放,工作效率低;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生活单调乏味。 改革开放之后,计划经济已经转向了市场经济(除了少部分国家重点规划的之外),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基本已经市场化了,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等选择自己的工作以及生活方式。 然而,要命的是,教育(尤其中小学教育)却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一直没有转变过来!除了学习内容有一些调整之外,整个教育模式并没有大的改变! 在计划教育的模式之下
这种一模一样的学习整整要持续12年!孩子们12年的黄金学习时间就这样被计划安排好了,几乎没有自我选择的空间! 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能力倾向、成长的环境、理想抱负、对未来生活以及对工作的期待,都有很大差异,然而却给他们提供完全一样的学习安排,这样培养出来的千人一面的人才,怎么可能适应当今丰富多彩、快速变化的市场发展的需求? 在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产品的生产都不应当按计划经济的模式来进行,何况人才的培养?! 然而现实很残酷,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太少,好大学非常有限,所有孩子都想进入好大学,希望日后能找到好工作,所以,就只能无奈地去挤那条高考独木桥。 孩子、家长、社会、教育部门、政府部门,都知道应试教育培养不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都知道高考这种选拔方式有很大弊端,但却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即便不断呼吁素质教育,但高考这种选拔方式存在,素质教育就不可能得到真正落实。 怎么办?解决之路在哪里? 其实解决之道也很简单,参照经济领域就行! 根本的解决方案: 调动市场教育力量,充分竞争 计划经济是怎样转变为市场经济的?无非是放权、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来参与。 在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的产品都由国家统一安排生产和供应,这样做的弊端,一方面是范围太广、根本安排不过来,另一方面是产品供应与市场需求脱节。 后来向市场经济转变,国家只抓重点的资源型产品,而日常用品则放开给市场,无数大大小小的民营企业参与进来,他们对市场非常敏感,市场需要什么,他们就生产什么,这样一来,生产、销售、需求全都激活了。 教育也是同样道理。好的教育资源太少,尤其是好的大学太少,所有孩子和家长都在抢。那么,调动社会力量,让大家都来建设好大学?这个不现实,也没有必要。 因为,其实大家抢的不是好大学,而是抢一个好工作的机会!最终目标不是好大学,而是好工作!好工作在哪里?不就在各大企业那里嘛! 所以,家长不惜花费很多精力和金钱,让孩子去上辅导班,让孩子去读好学校,让孩子去参加高考,让孩子去上好大学,最终目标其实是希望孩子能有一份好的工作! 既然如此,能不能让那些大家都想进入的大企业、好单位,让他们成立培训部门、培训机构,让他们为自己企业、为自己行业培养人才!通过企业培养人才来跟大学培养人才进行竞争! 让更多的企业、更多的教育培训机构参与到人才培养之中,一方面能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也能解决优质大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教育也应当像经济一样,国家抓住大的方向,抓住一批重点学科和重点院校,其它的放开由社会培训机构来进行。当然,刚开始的时候,主要由大型企业来进行,目前已经有一些企业在开办院校,但还远远不够,需要更多的知名企业投入到专业人才的培养之中。 刚开始可以先招应届生,然后逐步放开年龄限制,成年人、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甚至小学生都可以来学习。学习年限也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安排,不一定非要连续学三年、四年,也可以分阶段短期培训,只要人才能有充分的成长机会就行。 慢慢的,大家发现,把孩子送到教育机构去学习,也是进入好单位、获得好工作的很好途径,那就不一定非要挤到高考的独木桥上去了,那就不一定非要去读大学了。这样,就完成了教育领域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当社会培训的实用型人才越来越受欢迎、综合素质越来越高,而且学习形式、学习方式越来越灵活(例如小学、初中就可以学,可以利用寒暑假去学习,可以短期分阶段学等等),那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参加社会培训机构的学习而成长,这样一来,通过十二年中小学学习再加上三、五年大学学习的模式来成长的人就会越来越少。 当考生越来越少的时候,当大学的学位跟考大学的人差不多的时候,统一的高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顶多是特别好的几个大学可以自己组织选拔考试,其他大学,谁要来读都行。甚至大学也会改变几年一贯制的模式,有更多灵活的学习方式,有更多灵活的、实用的能力培养课程,甚至不限定应届高中毕业生,谁有兴趣都可以来学习,这样,大学也就越来越像培训机构了。 高考和中考退出历史舞台, 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高考退出历史舞台,中考自然也会退出历史舞台。高中想上就上,不想上的话可以到各种社会培训机构参加学习,发掘自身的潜能,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大学想读就读,想读哪个专业都行。大学不好考?没关系,有各种教育培训机构,有各种网络课程,能够满足孩子们想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愿望。 只有高考和中考退出历史舞台,素质教育、能力教育才能真正展开!孩子们才能真正为了自己的成长、为了自己的未来发展而学习,而不是为了父母学习、为了老师学习、为了选拔学习、为了争夺一个大学入学机会而学习!那样,教育才能真正回归培养人才的本质! 在大脑时代,家长和孩子都从高考的独木桥中解脱出来,孩子们可以自由学习、快乐成长,有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和学习途径。孩子们能按照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来进行学习,学知识、学技能、学习各种对未来有用的本领。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会跟现在有很大不同。
文章分类:
公司新闻
|